2010年4月28日

細部 戲不得




細部,戲不得。
細部一直以來都是我覺得建築師可以炫耀自己的地方,這也代表一種態度與能力。細部處理的精緻與否除了是解決構造問題之外更可以是表現建築"深度"的方法。在這裡的深度指的是在平面視覺之外那些可以讓你再往下探索的層次。如果一棟建築會讓你抬頭、蹲下、撫摸,有一種無盡延伸的空間效果讓你不斷的探索驚奇就是我覺得有視覺深度的建築。一個有深度建築分辨的方法很簡單,當你參觀一棟建築物時,如果你發現相機裡的照片超過一百張、各種焦段與角度都有時就是這裡的空間具有深度。這樣的體會在建3D模型的時候有意曲同工之妙,當你把窗框、把手、扶手欄杆都建起來的時候你會發現燈隨便亂打都漂亮,因為這時候的畫面具有深度,陰影、反射。同樣再評圖的時候,如果老師站起來走到你的圖前面,把老花眼鏡放到頭上時,有時會忍不住觸摸圖面的線條時,就表示你的圖面有視覺深度讓人想走進去。Mies 說 God lives in details, 我覺得 細部讓夠屎變黃金。一個建築物如果把細部做得乾乾淨淨的都不會差到哪裡去。


深度有兩種,一種是直接深度 一種間接深度。
直接深度就像哥德教堂,一進門就是讓你充滿震撼的拱肋線版跟飾角,許多層次與豐富性讓你一眼無法完全收納,
間接深度就像John Pawson的住宅,空間簡單到幾個方盒子,大面石材與玻璃。但是當你想到他把管線、空調、柱樑、燈具..等等這些繁雜鎖碎的設備全部都處理得乾乾淨淨所有材料間距溝縫全部一致,當你在探索時發現所有螺絲孔都藏在背面時頓時的驚訝聲就是間接空間深度最好的比喻。
這兩天都在公司著手畫細部設計,從最簡單的外牆1:20磚牆剖面,磚牆聽起來很Low tech,但一畫才知道,最基本的磚牆都有那麼多的細部與收邊要考量。沙漿層、透氣口、防水層、隔熱材、透氣層蓋板、間隔器、雨水蓋板、眉樑...光這些東西都把我搞得暈頭轉向。今天建築師丟了一本之前完工案子的細部圖,一層樓住宅就有快100張的細部大樣。現在想想之前畫我家的那接待室整套圖加起來不過10張,其中還包括三張結構配筋圖,所以後來颱風門框天會進水、沒有氣密...等等問題慢慢浮現。這還真所謂 細部 戲不得阿。

沒有留言: